斯蒂芬·茨威格
在納粹的烈火中倖存的茨威格的作品
茨威格顯名於1920年代至1930年代[1]。他與亞瑟·史尼茲勒和西格蒙德·弗洛伊德等人友好。在美國、南美洲、歐洲(特別是歐洲大陸),茨威格非常受歡迎。然而,他遭到英國民眾極大的忽視,而且他的名聲在美國逐漸變小,直到1990年代眾多出版人的努力,尤其是普希金出版社(英語:Pushkin Press)和紐約書評(NYRB),才拯救他免於遭人遺忘的命運。
評論家對於茨威格作品的意見有著極大的分歧,一些英語批評者對他的貧乏、疲弱和表面的文學內容感到失望,而另外一些評論家卻讚賞他作品內的歐洲傳統:歌頌人道、純樸、和有力的風格。
茨威格有許多著名的作品。其中包括中篇小說:《象棋的故事》、《熱帶癲狂症患者》、《一名陌生女子的來信》(此作品在1948年被馬克思·歐弗斯拍成電影);長篇小說:《同情的罪 》、《情感的迷惘 》(去世後出版);以及傳記:《鹿特丹的伊拉謨斯的勝利與悲劇》、《麥哲倫》、《瑪麗·安東尼特》(去世後出版)(此作品被好萊塢相中,女演員瑙瑪·希拉飾演瑪麗)。
在美國的反德情緒到達最高點的時候,他一度使用假名「Stephen Branch」(來自他真實姓名的翻譯)。
茨威格與理查·史特勞斯友好,並曾經緊密合作過,並為史特勞斯的《沉默的女子》撰寫劇本。1935年6月24日,《沉默的女子》在德勒斯登進行首演時,史特勞斯拒絕納粹將茨威格的名字從節目單上移除的要求,結果戈培爾以拒絕出席作為回應,而且在三次演出後,此劇便遭禁演。之後,茨威格與Joseph Gregor 合作,為史特勞斯提供另一齣戲劇 Daphne 提供劇本。
大英圖書館和紐約州立大學藏有眾多茨威格的收藏品。在茨威格的子嗣捐獻下,大英圖書館1986年五月舉辦了「斯蒂芬·茨威格收藏特展」。其中特別展示了許多以親筆書寫的音樂手稿,包括巴哈、海頓、華格納,和馬勒。這項展覽被譽為「世界上最偉大的親筆原稿展之一」。其中特別珍貴的一項展品是莫札特的「Verzeichnüß aller meiner Werke」,這是莫札特以他自己作品的主題下去編纂的手寫書籍。